沪上阿姨送子宫形玩偶引争议,确实无须太过敏感

极目新闻评论员 纪平

近日,沪上阿姨茶饮品牌推出一款双杯饮品套餐,内含一个子宫造型的玩偶。该玩偶命名为“小宫举毛绒玩偶”,从外形看,与子宫相似,倒梨形,还有“输卵管”和“卵巢”等。分为粉色和红色两款,页面介绍中写道:两种颜色是对应每个月的不同时期。

有网友认为,这种类似人体器官的玩偶放在饮品店售卖,给人感觉不适。但也有网友认为,这可以起到科普作用,商品主要针对的也是女性消费者。

10月16日中午,沪上阿姨官方回应称,之所以将饮品与毛绒周边结合起来,是为了向消费者传递悦己、自信、自由的理念,提醒大家好好爱自己。(据10月17日现代快报)

沪上阿姨送子宫形玩偶引争议,确实无须太过敏感

买奶茶送玩偶在如今的茶饮品牌营销中,算是常规操作,大多数时候送的都是可爱造型或是知名IP的玩偶,送子宫形状的玩偶确实比较稀奇,也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沪上阿姨此次同步推出的还有胃、肾等器官形状的玩偶,配合养生主题产品,却唯独因子宫玩偶“出圈”引发争议。这背后藏着一种微妙的心态:在不少人的认知里,生殖器官属于“隐秘话题”,即便以玩偶这种可爱化的形式呈现,也容易触动人们潜意识里的羞耻感。相比之下,胃、肾等器官更偏向“中性”的健康符号,较少与私密、敏感等联想挂钩。这种差异对待,本质上还是对女性生理健康话题的一种“避讳”。

就事论事,从外观设计和寓意而言,这款“小宫举”玩偶并没有刻意低俗或色情的表达,也没有过于猎奇的造型。它采用粉色和红色,对应女性生理周期的不同阶段,初衷是希望传递健康知识,鼓励女性正视自己的身体。生活中我们常常说要“关注女性健康”“打破身体羞耻”,可当一个品牌尝试去呼应这一理念时,不少人却感到不安和抵触,这恰恰说明,我们离真正坦然面对生理健康话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也有网友担心,人体器官终究还是比较敏感,这种“器官玩偶”如果走红,可能会开不良先例,导致商家后续出现更离谱的擦边行为。这种预先焦虑其实大可不必。在互联网时代,品牌的一举一动都处于舆论的审视之下。触及低俗、冒犯的红线,自然会受到市场和公众的反噬,承担相应后果。市场本身就有自我调节机制,没必要因个别创新尝试就预设最坏的结果。

当然,品牌在做这类营销时,也要更加重视实际意义而不是话题噱头,比如说,想要提醒女性好好爱自己,不仅仅靠一款玩偶,也可以采取更多实质性行动。比如,附上简明易懂的生理知识卡片,联合专业医疗机构开展公益健康咨询、改善女性员工福利、提供实际健康支持等等,让营销活动的社会意义更加凸显,将科普观念落到实处,相信就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说到底,一个子宫造型的玩偶,本身并没有那么多驳杂的色彩,是不同的立场和观念为它涂上了不同的颜色。面对这样的尝试,不妨少一些苛责,多一点包容。

(来源:极目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