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要注意!吃一个=4碗饭?网友:眼前一黑又一黑……
作为中秋节的传统美食
月饼是必不可少的节庆符号
然而近年来
月饼市场的创新
似乎走上了“猎奇赛道”
今年有商家推出了
烤臭豆腐月饼
据尝鲜者描述:长得有点丑
不过口感还可以,就是不够臭
吃下去口感和豆腐差不多
比臭豆腐更令人意外的
是螺蛳粉月饼
酸辣鲜香的口感
与甜腻饼皮碰撞出强烈反差
△螺蛳粉月饼
而松花皮蛋馅月饼
则将中式传统食材玩出了新花样
溏心皮蛋的绵密质地与莲蓉基底结合
展开全文
形成独特的咸鲜风味
除了这些“重口味”代表
香菜牛肉、鱿鱼虾米
黑松露五仁、臭鳜鱼月饼
芥末三文鱼月饼、韭菜月饼、竹炭月饼
老干妈月饼、酸菜牛蛙月饼、方便面月饼等
跨界组合也层出不穷
商家们显然抓住了年轻人的猎奇心理
主打一个万物皆可包
对此,网友展开了热议
有网友觉得很新奇,想尝试
“这些奇葩月饼哪里有卖?”
“坏了,真吃过方便面味的月饼。”
“我喜欢吃黑豆沙和黑巧克力的。”
“其实黑松露口味也不错,刚吃很疑惑越吃越上头。”
也有网友觉得
月饼还是经典口味最好吃
不然哪能传承这么多年
“眼前一黑又一黑......本来很饿的,看到这些口味硬生生不饿了。”
“韭菜鸡蛋月饼和韭菜盒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非要吃这种口味的月饼,真的很奇怪。”
“创新口味可以有,但不必要这么重口味,我觉得冰皮月饼、流心奶黄月饼这些都挺好的。”
“这些口味的月饼也太黑暗了吧,正常的口味不行吗,蛋黄莲蓉就很经典啊。”
“我喜欢吃五仁月饼,越嚼越香。”
全国还有不少城市创新推出
融合本地特色、新奇口味的月饼
不仅收获了许多当地市民的青睐
在海外市场也销量不俗
在山东
有人把蟋蟀做成了月饼馅
据报道
这款蟋蟀月饼
是用人工养殖的蟋蟀烘干磨粉
混着五仁、黑芝麻做馅
营养和香气直接翻倍
除了蟋蟀月饼
山东人还把豆橛子(豆角)
做成了月饼
有人测评后表示
“有嚼头!吃出了南方咸粽子味道”
在山西省太原市
有月饼生产工坊推出特色老醋月饼
在糖浆为主的馅料中加入老陈醋
此外
还有陕西的油泼辣子、葫芦鸡月饼
河南的胡辣汤月饼
长沙的小龙虾月饼
四川的冷吃兔、灯影牛肉月饼
1块月饼=4碗饭
这些人吃月饼要注意
月饼虽美味,但因其具有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特点,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不可忽视。想要健康吃月饼,这些人群要格外注意。
糖尿病患者
无糖月饼并非完全无糖。无糖月饼虽然不含蔗糖,但可能含有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甜味剂或糯米、面粉等淀粉类替代品,这些成分进入人体后仍可能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波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中心主任医师陈燕燕提到,通常100克月饼的热量就相当于4碗米饭,对于糖尿病患者,建议一次食用月饼的量尽量不要超过25克——大约是一块正常大小月饼的1/4。同时,糖尿病患者吃月饼时,可以搭配菠菜、燕麦、芹菜等高纤维食物。此外,要避免在夜间食用月饼,吃完后应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更好地辅助身体代谢,维持健康状态。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对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月饼中的高脂肪和高盐分是潜在威胁,建议优先选择低脂、低钠的月饼品种。同时,务必控制食用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热量和脂肪。
陈燕燕建议,高血压的患者可以从月饼背面的成分表或配料表中看钠的含量。
胃肠疾病患者
患有胃炎、胃溃疡等胃肠疾病的人群,建议选择质地松软、馅料清淡的月饼品种。同时,保持饮食规律,避免在睡前1~2小时或空腹时食用月饼,每次食用量以一小块(约50克)为宜。
儿童吃月饼控量是关键
月饼的高糖、高脂肪特性容易加重孩子的消化系统负担,影响正常饮食规律和营养吸收。
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月饼中的大量糖分可能导致龋齿,高脂肪则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问题。建议给儿童选择迷你型月饼,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4块(约25~30克),且当天应减少其他甜食、油炸食品的摄入。
专家:
月饼和海鲜不建议大量同食
此外,中秋前后,应季海鲜产品大量上市。专家明确建议,月饼和海鲜不建议大量同食,若需少量搭配,也需掌握科学方法,避免给身体带来负担。
海鲜,尤其是虾、蟹、贝类,富含蛋白质,与月饼大量同食,可能影响营养吸收效率,会显著加重胃肠消化压力,容易引发腹胀、嗳气、腹泻等不适,尤其对消化功能较弱的老人、儿童或胃肠疾病患者更不友好。
■ 如果确实需要少量同食,需牢记3个“注意”:
1. 严格控制量:海鲜单次食用不超过100克(约手掌心大小),月饼仅吃迷你型的1/4~1/2块,且当天需减少其他高蛋白、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总热量超标。
2. 间隔食用时间:最好将两者分开食用,间隔1~2小时以上,给肠胃留出初步消化的时间,减少直接叠加的负担。
3. 搭配温和食材:同食时可搭配生姜,中和海鲜寒性;清淡蔬菜,如西兰花、冬瓜,促进消化;避免再喝冰饮、浓茶或吃柿子,可能与海鲜、月饼产生不良反应。
转发给相亲相爱一家人
提醒注意~
声明
本文来源于 央视新闻、萧山广播电视台、橙柿互动·都市快报、南方日报。以 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CHE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