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百年工运人物记 | 窦铁成:自学成才的“工人教授”

晨读

百年工运人物记

晨读·百年工运人物记 | 窦铁成:自学成才的“工人教授”

第三十八期

窦铁成:自学成才的“工人教授”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出自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工人——窦铁成之口。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这个信念。

几十年来,窦铁成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专家型工人,被誉为“金牌工人”“工人教授”,走出了一条自学成才、岗位成才之路。

晨读·百年工运人物记 | 窦铁成:自学成才的“工人教授”

1979年,23岁的窦铁成通过招工考试,成为中铁一局的一名电力工人。很快就和工友们转战全国各地参与建设。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窦铁成发现自己从事的铁路电务工作对技术要求很高。拥有技术和知识的人,往往在工地上备受尊重。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窦铁成暗暗发誓,要成为一名好电工。从此以后,他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电工知识和技能。每天干完工作后,窦铁成顾不上休息就凑到老工人身边,递工具、打下手,通过观察施工过程暗暗“偷师”。下班后,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通过自学达到大学知识水平。

展开全文

从那以后,购买电业专业书籍成为窦铁成生活中的重要开销。《高等数学》《电工学》《电磁学》《电子技术》《电机学》……多年来窦铁成仅购书就花费近万元,自学范围也覆盖了与电力相关的诸多专业,累计写下90余本、2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

晨读·百年工运人物记 | 窦铁成:自学成才的“工人教授”

2002年,京珠高速公路开始修建,窦铁成和工友们承担某标段的系统机电设备安装任务。在进行交工送电前的空载实验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变压器开关不断跳闸。窦铁成冷静地翻开图纸,通过各种仪器的检查测试,他大胆地提出,问题出在进口设备的设计环节。然而,专门赶来的外国专家一口咬定:设备是国际最先进的,不可能出问题。最后的检查结果验证了窦铁成的论断,外国专家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中国工人了不起”。

参加工作40多年间,窦铁成累计解决现场施工技术难题69项,解决送电运行故障400余次,获得2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造和节约费用1800余万元,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一个人的能力终归有限,而集体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在公司,许多一线工人都知道窦铁成的手机号码。工友们遇到难以处理的技术难题,就拨打窦铁成的手机求教。2009年,他带头完成24.8万字的《变配电所安装与试验操作法》的编纂工作。

“工作40年来,我悟出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勤奋。不学习就没有积累,不攀登就没有创新。”如今,窦铁成“退休不褪色”,忙碌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工程项目技术攻关一线、企业院校讲台……用锲而不舍地热爱诠释着一名大国工匠的情怀和担当。

评论